12月10日,第七届全国机器人高价值专利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暨转移转化对接会在芜湖市成功举办。此次盛会由中国发明协会、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芜湖市人民政府主办,芜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芜湖市鸠江区人民政府、芜湖市发明协会、长三角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高新科技发展(天津)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中国发明协会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中国发明成果转化院院长钱为强,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二级巡视员马鸿雅,安徽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吴建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谭建荣,芜湖市委常委蔡毅出席活动。
2023年中国发明协会与芜湖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建科技创新平台,2024年八月份钱为强副书记率队先后到南陵县和湾址区考察,洽谈合作。
钱为强副书记在大会在发言中说到,中国发明协会作为发明创新人才之家,坚持以党建引领,以党建促会建,秉承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为社会各界服务、为广大发明人服务的宗旨,成立39年来,已打造了全国发明展览会、国际发明展览会、中国发明家论坛、世界发明创新论坛、发明创业奖评选(包括人物奖、项目奖、成果转化奖、军民融合创新奖)、青少年发明创新大赛、独角兽企业500强大会等知名品牌。共成功举办了27届全国发明展览会、10届国际发明展览会、18届中国发明家论坛、3届世界发明创新论坛和3届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活动,得到了中央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央企国企民企和高校科研机构的积极参与,并与百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并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国际国内舞台上,充分展示了优秀发明创新人才的风采,扩大了朋友圈,为创新发展赋予了动能。中国发明协会希望充分发挥资源富集、联系广泛的优势,为芜湖科技创新高质量提供条件。
本届大赛聚焦突破与创新,注重机器人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鼓励机器人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产业项目、高端人才团队、科创型企业来芜创新创业,协同助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赛共收到来自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等全国十余个省、直辖市的优秀项目174项,涉及专利近千项,参赛单位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近百家企业。经过初赛、复赛阶段,共计30项参赛项目入围决赛,8项参赛项目参加决赛路演及答辩环节。
来自相关领域技术专家、知识产权专家、金融投资领域专家、管理专家等组成赛事评审委员会。大赛最终产生了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12名、最佳组织奖4名。
12月10日,第七届全国机器人高价值专利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暨转移转化对接会在芜湖市成功举办。此次盛会由中国发明协会、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芜湖市人民政府主办,芜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芜湖市鸠江区人民政府、芜湖市发明协会、长三角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高新科技发展(天津)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中国发明协会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中国发明成果转化院院长钱为强,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二级巡视员马鸿雅,安徽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吴建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谭建荣,芜湖市委常委蔡毅出席活动。
2023年中国发明协会与芜湖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建科技创新平台,2024年八月份钱为强副书记率队先后到南陵县和湾址区考察,洽谈合作。
钱为强副书记在大会在发言中说到,中国发明协会作为发明创新人才之家,坚持以党建引领,以党建促会建,秉承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为社会各界服务、为广大发明人服务的宗旨,成立39年来,已打造了全国发明展览会、国际发明展览会、中国发明家论坛、世界发明创新论坛、发明创业奖评选(包括人物奖、项目奖、成果转化奖、军民融合创新奖)、青少年发明创新大赛、独角兽企业500强大会等知名品牌。共成功举办了27届全国发明展览会、10届国际发明展览会、18届中国发明家论坛、3届世界发明创新论坛和3届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活动,得到了中央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央企国企民企和高校科研机构的积极参与,并与百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并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国际国内舞台上,充分展示了优秀发明创新人才的风采,扩大了朋友圈,为创新发展赋予了动能。中国发明协会希望充分发挥资源富集、联系广泛的优势,为芜湖科技创新高质量提供条件。
本届大赛聚焦突破与创新,注重机器人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鼓励机器人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产业项目、高端人才团队、科创型企业来芜创新创业,协同助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赛共收到来自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等全国十余个省、直辖市的优秀项目174项,涉及专利近千项,参赛单位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近百家企业。经过初赛、复赛阶段,共计30项参赛项目入围决赛,8项参赛项目参加决赛路演及答辩环节。
来自相关领域技术专家、知识产权专家、金融投资领域专家、管理专家等组成赛事评审委员会。大赛最终产生了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12名、最佳组织奖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