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2日-7月23日,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英文名称:InventionConventionChina,简称:ICC)全国总决赛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大会旨在深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为青少年提供丰饶的创新发明土壤,为国际民间友好搭建友谊的桥梁。
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李希奎、郑州市市长何雄出席并致辞。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安伟,中国发明协会党委书记、副理事长唐大立,纳米比亚、津巴布韦、毛里求斯、摩尔多瓦、南非、斯里兰卡、博茨瓦纳、斯洛伐克等国家驻华大使,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王龙社,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梁杰一,郑州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凤霞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式、招待晚宴、闭幕式和颁奖典礼等有关活动。
李希奎副会长在致辞中表示,举办2023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全国总决赛,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的重要举措。要肩负起时代使命,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定不移厚植青少年创新成长沃土,用“科普之翼”培养更多创新人才后备军;坚定不移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搭桥铺路,为世界科技进步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能量。
何雄市长表示,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科学希望、创新生立军。近年来郑州以打造国家创新高地为引领,坚持搭平台、建阵地、育人才一体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科学普及新格局。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总决赛是发展较快、社会基础较好的青少年教育活动,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友好交流平台,期待竞赛活动评选出代表国家水平、参与世界竞争的发明作品,让世界感受更多中国孩子美好的创新愿望,祝愿参赛选手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努力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人才后备军。郑州将竭诚为大赛创造最好条件、营造最佳环境、提供最优服务,确保比赛平安精彩、圆满成功。
毛里求斯驻华大使王纯万、斯洛伐克驻华大使彼得·利扎克、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帕利塔·科霍纳分别在开幕式上送上了真挚的祝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主任夏泽翰发来寄语视频,并表示:“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全国总决赛为青年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国际发起方、美国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主席亚当·福斯特对所有小发明家、志愿者以及活动参与者,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和祝福。
链接社会的力量,成就青少年科创梦想,由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发起,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为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赛事活动设立了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恒爱致远青少年创新基金,并进行隆重的揭牌仪式。
随着郑州青少年们充满创意和激情的街舞表演,及振奋人心的击鼓表演,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全国总决赛正式开始。
2022-2023年度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全国总决赛参赛选在全国各赛区成绩前30%的学生中角逐而出,带着属于自己的“发明日志”、“发明展板”与“发明原型”来到竞赛现场。竞赛活动旨在激发青少年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用发明作品为世界带来向善的力量。
参赛选手向参观的领导和外宾介绍自己的作品。
竞赛活动结合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设立了15个公益主题及驱动性问题。参赛学生们围绕这些公益竞赛主题,带来了各种充满奇思妙想的发明作品,涵盖了环保、医疗、教育、安全等多个领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造力,提出了解决现实问题的独特方案。其中包括智能防护系统、垃圾收集装置、医疗辅助设备等,这些创意源起于日常生活、迭代于现实社会问题,充分展示了青少年学生们的科创素养,以及对焦点社会问题的深入探索。
活动现场分别举办了一个主论坛和三个分论坛,设置了丰富多彩的嘉年华活动,包括教育区、创新区、休闲区。学生可以使用“发明家护照”,在嘉年华区域内打卡各项活动,共享欢乐时光。
7月23日上午,大会举行了闭幕式和颁奖典礼。领导和嘉宾为获奖代表颁发了第一二三名奖项、15项公益主题奖项、12项评审组特别奖项、7项单项奖等奖项。大会最佳奖“金气球奖”由黄任飞、吴子峥、高品然、刘津舒团队夺得,他们的作品是基于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智能助盲穿戴性设备。
唐大立副理事长等10位评委现场评出大会最佳奖“金气球奖”
唐大立副理事长为“最佳路演视频”获奖代表张恬颁奖。
外宾与参会小朋友亲切交流。
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是教育部批准的23项科学素养类中小学全国性竞赛活动之一,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指导、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主办,由郑州市人民政府、中共河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河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承办,汇聚3000多名全国各地的学生,1600余件作品,包括香港及澳门地区的学生,各地中国青少年的创新发明在全国大舞台上绽放异彩。大会通过竞赛活动和创新嘉年华活动,点燃青少年的科创激情,他们的创意和发明作品将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燃料,让一个个科创梦想带动世界向善而行。
2023年7月22日-7月23日,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英文名称:InventionConventionChina,简称:ICC)全国总决赛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大会旨在深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为青少年提供丰饶的创新发明土壤,为国际民间友好搭建友谊的桥梁。
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李希奎、郑州市市长何雄出席并致辞。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安伟,中国发明协会党委书记、副理事长唐大立,纳米比亚、津巴布韦、毛里求斯、摩尔多瓦、南非、斯里兰卡、博茨瓦纳、斯洛伐克等国家驻华大使,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王龙社,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梁杰一,郑州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凤霞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式、招待晚宴、闭幕式和颁奖典礼等有关活动。
李希奎副会长在致辞中表示,举办2023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全国总决赛,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的重要举措。要肩负起时代使命,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定不移厚植青少年创新成长沃土,用“科普之翼”培养更多创新人才后备军;坚定不移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搭桥铺路,为世界科技进步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能量。
何雄市长表示,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科学希望、创新生立军。近年来郑州以打造国家创新高地为引领,坚持搭平台、建阵地、育人才一体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科学普及新格局。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总决赛是发展较快、社会基础较好的青少年教育活动,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友好交流平台,期待竞赛活动评选出代表国家水平、参与世界竞争的发明作品,让世界感受更多中国孩子美好的创新愿望,祝愿参赛选手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努力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人才后备军。郑州将竭诚为大赛创造最好条件、营造最佳环境、提供最优服务,确保比赛平安精彩、圆满成功。
毛里求斯驻华大使王纯万、斯洛伐克驻华大使彼得·利扎克、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帕利塔·科霍纳分别在开幕式上送上了真挚的祝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主任夏泽翰发来寄语视频,并表示:“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全国总决赛为青年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国际发起方、美国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主席亚当·福斯特对所有小发明家、志愿者以及活动参与者,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和祝福。
链接社会的力量,成就青少年科创梦想,由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发起,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为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赛事活动设立了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恒爱致远青少年创新基金,并进行隆重的揭牌仪式。
随着郑州青少年们充满创意和激情的街舞表演,及振奋人心的击鼓表演,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全国总决赛正式开始。
2022-2023年度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全国总决赛参赛选在全国各赛区成绩前30%的学生中角逐而出,带着属于自己的“发明日志”、“发明展板”与“发明原型”来到竞赛现场。竞赛活动旨在激发青少年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用发明作品为世界带来向善的力量。
参赛选手向参观的领导和外宾介绍自己的作品。
竞赛活动结合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设立了15个公益主题及驱动性问题。参赛学生们围绕这些公益竞赛主题,带来了各种充满奇思妙想的发明作品,涵盖了环保、医疗、教育、安全等多个领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造力,提出了解决现实问题的独特方案。其中包括智能防护系统、垃圾收集装置、医疗辅助设备等,这些创意源起于日常生活、迭代于现实社会问题,充分展示了青少年学生们的科创素养,以及对焦点社会问题的深入探索。
活动现场分别举办了一个主论坛和三个分论坛,设置了丰富多彩的嘉年华活动,包括教育区、创新区、休闲区。学生可以使用“发明家护照”,在嘉年华区域内打卡各项活动,共享欢乐时光。
7月23日上午,大会举行了闭幕式和颁奖典礼。领导和嘉宾为获奖代表颁发了第一二三名奖项、15项公益主题奖项、12项评审组特别奖项、7项单项奖等奖项。大会最佳奖“金气球奖”由黄任飞、吴子峥、高品然、刘津舒团队夺得,他们的作品是基于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智能助盲穿戴性设备。
唐大立副理事长等10位评委现场评出大会最佳奖“金气球奖”
唐大立副理事长为“最佳路演视频”获奖代表张恬颁奖。
外宾与参会小朋友亲切交流。
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是教育部批准的23项科学素养类中小学全国性竞赛活动之一,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指导、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主办,由郑州市人民政府、中共河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河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承办,汇聚3000多名全国各地的学生,1600余件作品,包括香港及澳门地区的学生,各地中国青少年的创新发明在全国大舞台上绽放异彩。大会通过竞赛活动和创新嘉年华活动,点燃青少年的科创激情,他们的创意和发明作品将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燃料,让一个个科创梦想带动世界向善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