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年宋庆龄少年儿童未来科学日暨第十八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颁奖活动在安徽合肥举行。“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是经科技部批准、唯一以国家领导人名字命名的少年儿童科技活动奖项,是由中国发明协会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共同申报,列入教育部“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席李斌,安徽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唐良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井顿泉,安徽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张红文,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科协主席韩军,中国发明协会党委书记余华荣等领导出席。
李斌、唐良智、孟庆海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安徽省政协副主席郑永飞,中国工程院院士、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吴伟仁共同启动2023年"宋庆龄少年儿童未来科学日"。
李斌主席为获奖少年儿童颁奖,鼓励少年儿童多发明,多创新,多创造,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人才。
井顿泉表示,举办"宋庆龄少年儿童未来科学日"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4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的具体举措。期待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安徽省人民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积极探索开展丰富多样的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为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贡献。
张红文表示,少年儿童是科技创新的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少年儿童接力奋斗来实现。安徽创新活力强劲,科教资源富集,希望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携手,汇聚各界力量,加强少年儿童科学教育,持续推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更多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的时代新人。
余华荣书记和于登云院士为科技绘画作品奖获奖代表颁奖。
金春龙书记、王金龙院士为创意作品奖获奖代表颁奖。
井顿泉副主席、邱志明院士为人工智能(编程)作品铜奖获奖代表颁奖。
韩军主席、陈仙辉院士为发明作品铜奖获奖代表颁奖。
张红文副省长、杨善林院士为人工智能(编程)作品银奖获奖代表颁奖。
孟庆海副主席、吴伟仁院士为发明作品银奖获奖代表颁奖。
唐良智主席、郑永飞院士为人工智能(编程)作品金奖获奖代表颁奖。
李斌主席为发明作品金奖获奖代表颁奖。
活动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共同发出倡议,呼吁全国科普场馆于"宋庆龄少年儿童未来科学日"当天(每年8月的第三个周末)面向全国青少年开展公益性科普活动,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科学教育,为国家科技创新发展贡献力量。安徽省科技馆代表全省22家科技馆积极响应未来科学日倡议,表示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做好教育"双减"背景下的科学教育加法,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不断推动青少年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事业发展。
第十八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颁奖活动同期举办。李斌、唐良智、孟庆海、郑永飞、吴伟仁、张红文、余华荣分别为发明作品金银奖、人工智能(编程)作品金银奖的青少年颁奖。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活动还特别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杨善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教授陈仙辉,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志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短波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金龙,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于登云为获奖青少年颁奖,鼓励他们在科技创新领域积极探索与创新。
李斌等领导参观点赞青少年获奖作品。
"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举办18届以来,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作品质量不断提升,参赛作品数量和参赛人数逐年递增,累计参与中小学生超过100万人次。本届发明奖共有来自两岸暨港澳31个省、市、自治区及马来西亚的3万余名青少年积极参赛,3.2万余件作品参评,创历届新高。经评审,入围作品共计549件,其中发明作品325件、人工智能(编程)作品137件、创意作品42件、科技绘画作品45件。
领导与参会代表参观安徽创新馆。
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19日下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分别与深空探测实验室、科大讯飞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携手为青少年提供更加优质的科学教育,助力青。
余华荣书记与参赛师生代表亲切交流。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基金部部长宋健,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苏洪涛,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基金部公益项目处负责人张智、教育组项目官员金雯,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体验中心主任赵军、人事发展部负责人武彧、发明奖项目专员黄丹妮、林昕,中国发明协会组宣部部长朱汉夫、副部长宋丽思,企业数字化创新分会秘书长张宗仁等参加了颁奖礼活动。
8月19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年宋庆龄少年儿童未来科学日暨第十八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颁奖活动在安徽合肥举行。“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是经科技部批准、唯一以国家领导人名字命名的少年儿童科技活动奖项,是由中国发明协会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共同申报,列入教育部“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席李斌,安徽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唐良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井顿泉,安徽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张红文,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科协主席韩军,中国发明协会党委书记余华荣等领导出席。
李斌、唐良智、孟庆海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安徽省政协副主席郑永飞,中国工程院院士、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吴伟仁共同启动2023年"宋庆龄少年儿童未来科学日"。
李斌主席为获奖少年儿童颁奖,鼓励少年儿童多发明,多创新,多创造,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人才。
井顿泉表示,举办"宋庆龄少年儿童未来科学日"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4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的具体举措。期待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安徽省人民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积极探索开展丰富多样的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为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贡献。
张红文表示,少年儿童是科技创新的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少年儿童接力奋斗来实现。安徽创新活力强劲,科教资源富集,希望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携手,汇聚各界力量,加强少年儿童科学教育,持续推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更多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的时代新人。
余华荣书记和于登云院士为科技绘画作品奖获奖代表颁奖。
金春龙书记、王金龙院士为创意作品奖获奖代表颁奖。
井顿泉副主席、邱志明院士为人工智能(编程)作品铜奖获奖代表颁奖。
韩军主席、陈仙辉院士为发明作品铜奖获奖代表颁奖。
张红文副省长、杨善林院士为人工智能(编程)作品银奖获奖代表颁奖。
孟庆海副主席、吴伟仁院士为发明作品银奖获奖代表颁奖。
唐良智主席、郑永飞院士为人工智能(编程)作品金奖获奖代表颁奖。
李斌主席为发明作品金奖获奖代表颁奖。
活动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共同发出倡议,呼吁全国科普场馆于"宋庆龄少年儿童未来科学日"当天(每年8月的第三个周末)面向全国青少年开展公益性科普活动,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科学教育,为国家科技创新发展贡献力量。安徽省科技馆代表全省22家科技馆积极响应未来科学日倡议,表示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做好教育"双减"背景下的科学教育加法,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不断推动青少年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事业发展。
第十八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颁奖活动同期举办。李斌、唐良智、孟庆海、郑永飞、吴伟仁、张红文、余华荣分别为发明作品金银奖、人工智能(编程)作品金银奖的青少年颁奖。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活动还特别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杨善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教授陈仙辉,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志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短波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金龙,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于登云为获奖青少年颁奖,鼓励他们在科技创新领域积极探索与创新。
李斌等领导参观点赞青少年获奖作品。
"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举办18届以来,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作品质量不断提升,参赛作品数量和参赛人数逐年递增,累计参与中小学生超过100万人次。本届发明奖共有来自两岸暨港澳31个省、市、自治区及马来西亚的3万余名青少年积极参赛,3.2万余件作品参评,创历届新高。经评审,入围作品共计549件,其中发明作品325件、人工智能(编程)作品137件、创意作品42件、科技绘画作品45件。
领导与参会代表参观安徽创新馆。
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19日下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分别与深空探测实验室、科大讯飞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携手为青少年提供更加优质的科学教育,助力青。
余华荣书记与参赛师生代表亲切交流。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基金部部长宋健,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苏洪涛,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基金部公益项目处负责人张智、教育组项目官员金雯,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体验中心主任赵军、人事发展部负责人武彧、发明奖项目专员黄丹妮、林昕,中国发明协会组宣部部长朱汉夫、副部长宋丽思,企业数字化创新分会秘书长张宗仁等参加了颁奖礼活动。